返回

我的1999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37章 双种子快餐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一家做中式快餐的企业,叫做‘双种子’快餐有限公司,目前已经在粤省拥有十七家中餐连锁店,并建立了自己的中餐标准,具备了快速扩张的基础,是一家很优质的标的。”

    徐良眉头微皱,努力回忆着上一世的记忆,并没有‘双种子’快餐的印象。

    “……我见过他们老板潘宇海,是一个非常有头脑,而且事业心比较强的人,而且在餐饮行业经验丰富……。”

    一道闪电划过徐良的脑海。

    上一世他融资成功参加风投组织的行业年会时,曾经认识了一个叫潘宇海的人。

    对方是国内中式连锁快餐企业‘真功夫’的创始人。

    当时,作为风投公司的优秀投资案例代表,上台分享过经验。

    虽然他不知道这个潘宇海是不是他记忆中的潘宇海,毕竟重名的人有很多。

    但同时做中式快餐而且还同名的几率基本为零。

    “徐大姐,我想尽快看到‘双种子’快餐的资料。”徐良道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‘真功夫’快餐的话,确实有一定投资价值,毕竟能活二十多年的餐饮公司,确实不多。

    但真功夫的家族化经营,以及后期对管理权的争夺,让公司发展严重滞后,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很高。

    但这个世界上回报率过百倍的投资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投资公司一半投出去的钱都打了水漂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真功夫的投资起码能获利几十倍,已经非常优质了。

    “我回去准备一下,晚上发到你的邮箱。”

    “行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都是来吃饭的,就别聊工作了。”

    姜晓阳看说的差不多了,果断开口打断。

    “对,先吃饭,吃完了再聊。”

    徐良笑道。

    其实这次的午饭聚餐,主要目的就是把徐新介绍给徐良这位老板认识。

    三人边吃边聊,一顿饭吃下来,彼此也熟悉了很多。

    徐新的效率确实很高,到了晚上七点左右徐良就拿到了双种子快餐,也就是真功夫的详细资料。

    看到上面潘宇海的照片,他确定了自己的猜测。

    真功夫确实是那个真功夫。

    确定后,开始给徐新发邮件,并写下了自己的评语。

    “可以投资,但双种子快餐管理过于家族化,潘宇海和其妹夫蔡达标持股接近,一旦双方产生矛盾,争夺公司控制权,会对双种子快餐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。

    所以,不建议持股太多。

    另外,餐饮行业中,火锅行业菜品相对统一,较容易扩张,例如小肥羊。

    但小肥羊采取加盟店模式,加盟者良莠不齐,很难把握品控,相比之下川渝地区的‘海底捞’通过直营店扩张,以优良的服务为核心卖点,更容易走的长远。

    所以,我建议在投资双种子快餐的同时,可以投资‘海底捞’,而且不惜重资。”

    写完,重读一遍没问题后,徐良点击发送。

    投资海底捞也是今天下午听到徐新投资真功夫后偶然想起。

    顺手就提了一嘴。

    虽然他不记得海底捞接受过融资,但让徐新试试也无妨,她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亲和力,说不定能带来改变。

    一直等着徐良回复的徐新看到邮件后,对大老板点出的双种子快餐的内部问题,并不意外。

    任何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都能看到双种子快餐的隐忧。

    不过他跟潘宇海聊过,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“海底捞火锅?”

    她知道小肥羊,但没听过海底捞。

    但大老板能在弱冠之龄,就创下偌大的事业,在教育、互联网、金融和投资几个行当里屡屡成功,能力、才华和眼光都是上上之选。

    既然他看好海底捞,这家公司就一定有可取之处。

    “过几天去考察考察。”

    徐新心道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来到公司。

    “徐总。”

    吕慧连忙迎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让谢总和俞总到我办公室来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时间不长,谢文和俞军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徐总。”

    “坐。”

    三人在旁边会区的沙发上坐下来后。

    “昨天的推介会怎么样?”

    谢文笑道:“还不错。事后,有228家企业跟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,除了老户,有四分之一是新户。

    剩下的虽然在犹豫,不过看他们的样子,对我们描述的前景还是很心动,大概率还是会签约。”

    “俞军,你呢?”

    “我这边跟谢总差不多,也有231家企业签约。”俞军道。

    徐良点了点头,“广告联盟的前景不比竞价排名逊色,所以推介会一定要继续开。俞军,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和强二线,其它地方你

第237章 双种子快餐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